塑生命活力课堂 促学生个性发展 ——2017-2018学年福州十中区级教学开放周活动简讯281
发表时间:2017-12-01 09:30 塑生命活力课堂 促学生个性发展 ——2017-2018学年福州十中区级教学开放周活动简讯 为了更好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诠释学校的办学理念,充分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课改成果、管理特点、师生风采和教师团队优势,在晋安区进修校的精心指导下,福州十中举行了以“塑生命活力课堂,促学生个性发展”为主题的区级教学开放周活动。 本次区级开放周自2017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历时一周,开课范围广,遍及各门学科。共36节课,其中德育课4节,校本课程课5节, 来自市教育学院、市属部分中学、区进修校以及晋安区各兄弟学校的专家、教师697人次参与了听评课活动。此次活动展现如下亮点: 一、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展示 所有开课教师均能以师生的互动互助为课堂改革的行动导向,摒弃了“华而不实”的教学形式,用灵性和激情激活学生的思维,凭借智慧与诗意唤醒学生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激励引导,注重从小处入手、深挖内容,注重面向全体。譬如物理组的廖志勇老师开设的《力的合成》一课,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从具体例子中逐渐将学生引入到抽象的概念中,教师的示范性引导和学生实际操作相结合,既符合我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力度。刘佳老师在《测量电功率》一课中则侧重演示实验,通过测量电吹风的实际功率,教会学生如何观察现象、如何分析原因,从生活走向物理,再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内驱力,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将来的物理学习夯实基础。这两节课赢得了市教育学院教研员宋静老师、学科中心组成员吴寒平老师、区进修校教研员黄巧曦老师以及区属兄弟校的物理老师的赞赏。 生命化课堂对三维目标达成度的影响显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成功,增加信心,主体性得到了发展。如数学组的薛正森老师开设的《分式的基本性质》一课,采用“自主预习——展示点评——精讲优练---反思提高”的课改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课堂效果良好,得到了区进修校彭金祥老师、市名师工作室成员林碧云老师的好评。又如政治组的付茵璐老师开设的《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一课,采用华为的案例贯穿整堂课,通过学生对华为过去、现在、未来的剖析和探究论证创新意识的必要性和具体要求,整堂课的素材资源符合学生的理解层次,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个性在生命课堂中绽放光彩。 开课成果充分展示了基于“经验分享、合作创新、尊重差异、和谐发展”理念下的GTG备课、同课异构、观课赏课的管理策略。 二、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展示 此次开放周,分年级分学科利用各教研组编写的校本教材,开展典型课例示范活动,逐步探究生命教育的特点,探索生命教育的模式。林姗老师结合校本教材敬畏生命的相关内容,开设了《活在当下》一课,教育学生不仅仅是敬畏自己的生命,也要敬畏他人的生命,更要珍爱其他的生命,做到祸福相依,荣辱与共;陈昂老师的课题是《舞动的红丝带》,亦是采用校本教材《生物教学与生命教育》中有关艾滋病的内容,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科普知识宣传;杨晓刚老师开设的校本教材《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为例》一课,则激发学生探索中国传统节日的奥秘和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文化展示 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的价值,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拓宽学生的人际交往,使学生胸怀宽广,与人友好相处。开放周期间,教室楼道布置的学生作品创意墙充分展示了彰显生命个性的班级文化。这些创意墙主题纷呈,诸如:“奔流不息民族魂”、“感恩伴成长”、“阳光总在风雨后——珍爱生命”、“青春畅想曲”、“绿色上网,健康生活”、“铭记责任,放飞梦想”等等,无不闪耀着生命的异彩。学生们在自由、快乐、温馨、向上、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熏陶,舒心怡神,因美生爱,自然生发出热爱学校、奋发学习的情怀。校园文化也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历经一周的教学展示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次福州十中教学展示周活动尝试构建在学科教学中追求渗透生命教育思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我们在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的同时,还需反思新课改实践中的得与失,提升我校的影响力,以便更好地推进我校校本教研、校际教研、区域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实现优势互补。
福州十中 教研室 2017年12月1日 |